格尔木是我国大型地面光伏电站(装机容量20兆瓦、30兆瓦以上)建设选址的发源地,河北能源工程设计公司认识到跟踪运行数据对于此类电站的设计、设备选型、运维等经验总结有着极为宝贵的示范意义。
因此上述政策即便出台,也要看地方政府的具体实施情况。财新记者从部分光伏电站运营企业了解到,如果上述新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光伏电站项目竞争或将异常激烈。
例如,地方政府希望,光伏企业可以修建某些配套基础设施,或者援建当地某些公共项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财政补贴能否够用是中央政府考虑的问题,地方政府关心的是光伏企业能否把电价可以下调的那部分利益留在本地。每年国家能源局都会下发年度光伏发电规模, 通过总量控制保证光伏电站建设有序发展。目前,光伏电站发电成本仍大幅高于煤电、水电等传统能源发电成本,主要依靠政府补贴维持其盈利性。如此大规模的补贴缺口与近几年光伏、风电的大规模迅猛发展有关。
梁志鹏还称,该政策将与今年光伏发电规模同时下发。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已经从征收初期的0.1分/千瓦时,提到了当前的1.9分/千万时,提高了19倍。离开补贴,光伏几乎毫无优势可言。
太阳能发电杂志3.分析师点评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光伏行业,光伏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那么,对于补贴以外的客户和市场机会,此时还不关注和研究,那可能就不是OUT了那么简单,而很可能是会被市场淘汰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作为一个先天基因较为薄弱的行业,光伏企业从诞生伊始就高度依赖政府的扶持,因此政策一旦发生风吹草动,行业发展轨道可能会因此发生偏离。(中电传媒舆情监测室供稿王晓敬执笔)。
政府在决定取消补贴时应该考虑,这样是否将对许多新的待建工程造成严重打击,国家的减排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补贴的存在是否还在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我国将完善光伏发电补贴标准,建立补贴逐步下调机制
光伏海外工程的快速增长,与金融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也是密不可分的。眼光长远的企业已经开始加大跨国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坚持企业自我培养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并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立起人才国际化交流平台。随着海外建厂的脚步越走越远,光伏投资市场也在逐步扩大。新生力量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可谓不容小觑。
我国在光伏制造和开发利用方面丰富的经验、高性价比的产品、强大的工程建设能力,可以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需要。无论是通过加强国际研发合作、装备制造合作,开展太阳能产业前沿、共性技术联合研发,提高我国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及综合制造能力,共同促进产业技术进步;还是积极参与太阳能行业国际标准制定,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标准体系海外推广,推动检测认证国际互认,切实提高我国标准检测认证机构的技术能力和品牌国际影响力,我国光伏产业正在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阶段性规划成果的引领作用也逐步发挥出来,引导企业有序开拓海外市场,引导重大国际项目开发,推动国际化市场发展。深化国际合作,共同促进光伏产业发展,可以说既是我国自身能源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也是融入全球能源变革的外在需要。
加之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各国的能源发展也紧密相连,日渐成为命运共同体。而这一切都需要人才支撑。
大小企业都积极发挥着市场主体地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采用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推动东南亚及中东区域和国家太阳能项目投资和建设;结合分布式光伏发电特点,国内光伏企业抱团出海,集群式发展,积极参与境外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合作园区建设;并通过以大带小产能合作方式,构建起全产业链战略联盟,形成产业综合国际竞争优势。前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积极支持欧洲、北美、拉丁美洲、罗马尼亚和南非等多个区域和国家光伏项目开发建设和设备出口,持续加强多个受援国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后有中国进出口银行发挥两优贷款带动作用,探索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新能源企业走出去发展需求。
这些光鲜亮丽成绩的背后,是不断完善的产业服务体系的支撑。光伏产业大有可为自2011年阿斯特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30万千瓦光伏组件厂投产以来,我国光伏制造在海外设厂开始不断增加。据统计,光伏海外工程合同额约为100亿美元,将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通过金融创新调配更多的金融资源,成为光伏产业走出去源源不断的动力引擎。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我国光伏制造企业在海外已投产电池产能达320万千瓦,电池组件产能380万千瓦;在建电池产能220万千瓦,电池组件产能200万千瓦;计划投资电池产能110万千瓦,电池组件产能近500万千瓦。连续8年光伏电池产量居全球之首,累计为全球提供了70%以上的光伏产品;连续3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截至2015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318万千瓦,上升为全球首位。要想共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明天,作为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太阳能领域的务实合作必不可少。
德国、美国、日本等海外发达国家光伏市场都出现了我国企业的身影,投资建设的光伏电站项目超过了300万千瓦;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三峡集团等重点企业则围绕一带一路进行战略布局,积极开拓重点区域;特变电工、中兴能源正在巴基斯坦等国建设的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项目,将中巴经济走廊的合作和开发模式打造成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样板、新能源国际发展的示范。在众多清洁能源利用方式中,我国光伏发电的发展速度成为能源革命的一大亮点。
依托国家能源外交,结合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亚、中阿能源合作等双边或多边能源政府合作机制,成为不断推进太阳能国际市场开拓的助力器。借助天时、地利,我国光伏企业为实现太阳能国际产能优进优出,进一步扎实加强太阳能先进产能和装备制造的国际化合作,持续提升我国太阳能装备国际市场竞争力。
它们离不开水电总院推进走出去国别战略和政策的研究工作,以及在收集数百项太阳能国际标准、规范基础上建立的国外常用工程设计标准名录;它们还离不开收录44个国家法律法规及国际政策,形成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的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政策数据库;它们更离不开鉴衡认证中心对新能源产业认证采信的积极推动,为我国可再生能源设备检测认证国际互认奠定基础。虽然全球能源转型处于道路伊始,需要世界各国共同行动,光伏产业已经取得成绩,还需要人们思考如何创新太阳能产业合作,全面深入地推动绿色发展,与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合作共赢,推动新一轮能源变革。
要想走远走稳,不仅要有硬实力,更要靠技术、标准等软实力。144亿美元出口额,200个出口国家,2500万千瓦以上光伏电池及组件出口量2015年,我国光伏产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蹄疾步稳。仅2015年,就有中电光伏、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塞拉弗等多家公司位于世界各地的光伏电池生产线、光伏组件厂正式投产。多样化的金融平台,创新投融资模式,产业金融的一体化发展,协同建立起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光伏产业体系,使我国光伏走在全球前列。
加强全球太阳能领域的合作当今世界,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资源的快速枯竭、严峻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全人类面临的挑战该公司报告显示,SunPower工厂第一季度投入满负荷运转。
在第一季度,SunPower推出两大组件方案:住宅市场的Equinox方案以及商业市场的Helix方案。在下游市场,SunPower强调指出美国市场强势增长,住宅市场收入同比增幅50%。
该公司预计Q2GAAP营收将达到2.9-3.4亿美元,净亏损6500万-9000万美元。SunPower公布其2016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报告显示根据GAAP会计准则,营收下降13%,净亏损8500万美元。
仅租赁业务安装量就达到24.2MW,但这些还仅仅只是SunPower收入总额的1/3,因为SunPower还会以贷款和现金的方式出售光伏系统。根据这两套会计准则,该公司报告其GAAP每股摊薄亏损0.62美元,非GAAP每股亏损0.3美元。第二季度预计将部署75至85MW光伏项目,部署商业项目60-70MW,公用事业规模项目220-230MW,总部署量达到360-385MW。该公司指出,房地产会计准则会影响其部分营收确认时间。
这些光伏组件主要瞄准发展中国家光伏市场。第一季度,SunPower生产的Performance(P)系列光伏组件也开始发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比该公司的背接触光伏组件设计更好。
此外,该公司在菲律宾的工厂已经开始发货。并且其住宅市场40%的新订单都主要是Equinox产品。
SunPower第二季度EBITDA将为0-2500万美元,整个2016年,在GAAP基础上将实现盈利。不过,虽然这些财务数字不理想,SunPower报告其经营业绩表现非常强劲。